?6.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著力提升鄉風文明程度。創建文明村鎮要著力整合惠農資源,培育新農村、新農民、新風尚。堅持以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為前提,大力加強村鎮建設規劃,加快基礎設施配套,開展村莊整理和“家園清潔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核心,持續推進“雙高普九”,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積極開展農村科普活動,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計劃,增強農民創業就業的能力;持續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農村信息化普及、農村和農業信息化平臺建設、農村黨員干部現代化遠程教育等惠農工程,鼓勵和扶持“文化中心戶”,重視保護文化遺產,改善農村文化供給,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以促進農民生活方式轉變為目標,廣泛開展文明農戶、“十在農家”、文明集市、美德在農家、五好文明家庭、平安村(居)等活動,發揮農村社會組織作用,加強移風易俗工作。繼續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促進農民婚育觀念的轉變。深化城鄉結對共建,省級文明單位要率先做好掛鉤共建村工作。組織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研和摸底調查。完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制,建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進涉農部門協調配合,加強惠農資源協同運作。第一季度在泉州召開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
?7. 深化文明行業創建,著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創建文明行業要突出改進服務的核心要求,突顯便民、利民、惠民的務實作為,以信息化、規范化、精細化為方向,以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帶動服務創新和服務提升。著力加強基層窗口、基礎規范、基本技能三個重要環節的建設。基層窗口重在完善要素、提升功能;基礎規范重在約束行為、精簡流程;基本技能重在熟練業務、提高效率。著力加強機制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創工作網絡,完善市縣區行業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創建工作向農村基層服務窗口延伸;著力加強服務工作動態評價,建立行業服務巡查制度,上半年組織開展行業優質服務指數測評;著力加強服務工作先行示范的經驗總結,組織開展觀摩交流活動。繼續推進創建文明風景旅游區活動,切實改善旅游服務,提升旅游服務管理科學化水平。
8. 深化基層基礎創建,著力提升單體創建水平。拓展文明單位創建內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平安創建作為基層基礎創建的重要內容,加強創建指導和動態管理,培植特色,提升檔次,促進文明單位創建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繼續開展文明單位與困難家庭、貧困村結對幫扶和共建聯創活動,進一步完善結對幫扶和共建帶創活動機制,促進文明單位履行社會職責。深化文明學校創建,以構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為載體,推進師德師風、學風校風、德育為先、科學管理、安全保障、城鄉交流等方面的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有序開展適合自身特點的各類創建活動。深化省市縣三級聯創“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和“文明誠信私營企業”活動,推動誠信興商,改善市場秩序。繼續開展區域共建活動。年內組織開展省級文明單位(學校、村鎮、社區)屆中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