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續開展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大力推動“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充分利用城鄉廣場、文化中心、街心公園等公共場所,推動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群眾歌詠活動。“我們的節日”要充分體現福建節日優秀文化傳統,豐富節日形式、提升節日內涵,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推動閩臺交流等方面見成效。春節,省文明辦與廈門市聯合舉辦“春之韻”經典誦讀和“歡喜大圍爐”主題閩南語春晚,各地要組織群眾參與中央文明辦組織的“網上大拜年”等活動;清明節,省文明辦與龍巖市聯合制作“緬懷先烈”老區行系列教育活動紀錄片,各地各部門要組織開展祭拜“先賢先烈”,“緬懷先烈、愛我中華”主題活動;端午節,省文化廳、省臺辦、省文明辦與泉州市聯合舉辦“第四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活動,各地要積極組織龍舟競渡等民俗文化活動;中秋節,省文明辦與三明市聯合舉辦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各類主題活動要突出“福建民俗節日”內涵,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組織編輯出版福建民俗節慶叢書。文化、體育部門要進一步組織社區文化、體育健身活動,選拔優秀節目參與第七屆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和第四屆體育進社區優秀健身項目展演。
?3.持續開展道德模范學習宣傳活動。精心組織道德模范巡講活動,組織匯編我省全國道德模范和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叢書,制作道德模范宣傳賀年卡,文明風網站開設“道德模范巡講”專欄,提升道德模范影響力。繼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引導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見賢思齊、重德向善,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崇尚、爭當好人、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研究建立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的幫扶機制。
?4.持續開展廉政文化“七進”活動。繼續貫徹落實省委關于《福建省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0年工作規劃〉的實施辦法》的精神,把廉政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社會組織等“七進”活動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規劃,納入年度文明指數測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黨政機關培育廉潔從政的德政理念、嚴于自律的道德操守,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二)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5.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著力提升公共文明程度。創建文明城市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導向,以基層社區和公共秩序為重點,以解決難點問題和為民辦實事為抓手,以機制創新為保障,推動廈門市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福州、泉州、三明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漳州、龍巖在全省發揮示范表率作用,莆田、南平、寧德要重點突破、取得成效。文明社區建設突出民主管理、環境整治、物業服務、文化引導和鄰里和睦,深化文體、科教、衛生、法律、環保、涉臺教育“六進社區”和平安創建活動。城市公共區域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優化配置市政資源,強化城市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繼續加強治安防范、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集貿市場、建筑工地、文化環境、消防安全等重要方面和重點部位的日常管理;要堅持疏堵結合,規范對城市“牛皮癬”、流動攤販、寵物飼養的管理。加強民生保障,突出對低收入人群和困難家庭的扶持。建立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創建文明城市(城區、縣城)動態監測機制和省直部門創建文明城市分工督導制度,第一季度在全省市縣區開展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廈門、福州、泉州、三明和漳州市做好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迎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