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聯建區域化、黨務干部“職業化”、“80后”黨員挑大梁、企業文化融入黨建……這些非公黨建的創新舉措,來自實踐,來自基層,來自黨員,是廣大基層共產黨員的創造,是廣大基層黨組織的實踐探索,是基層千千萬萬個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對新時期基層黨建理論的貢獻
“我這個企業,成本最低、效率最好的事業是黨建。”
“黨組織建立的5年,是企業發展最快的5年?!?/strong>
在福建采訪的日子里,初次聽到作為非公企業主的福建宏遠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洪朝陽和萬利達集團董事長吳惠天對黨組織和黨建有如此認同和感受,使記者為之一驚!
在福州、泉州、漳州、廈門,在一個個非公企業,當我們聽到了同樣的感慨,看到了同樣的事實,驚奇便逐漸被答案取代。正如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所說:“我身邊的共產黨員都是好樣的,正因為有他們當我的左右手,幫我謀劃管理,才堅定了我在祖國大陸擴大投資的信心與決心,促成了一個又一個大項目接著干?!?/p>
福建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非公有制經濟起步早、發展快,現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全省GDP65%以上,擁有非公有制企業94264家,從業人員487萬多人,黨員數達79632名,其中黨員業主2406名。福建省委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一貫高度重視并持續推進,歷任省委主要領導都把非公黨建作為一個重大課題,深入調研、精心部署。在去年底召開的福建省委八屆七次全會上,新上任的省委書記孫春蘭強調,要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力度,要重視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
在省委的全力推動下,福建省早在2007年就在全國率先實現中組部提出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全組建”的目標任務,黨組織組建率100%,單獨組建率98.3%。
全組建、全覆蓋完成后,黨組織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成了福建省委和各級黨組織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針對非公企業黨組織規模小、組織活動難、影響力不夠、黨員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和實踐,涌現出了一大批創造性的做法——支部聯建區域化、黨務干部“職業化”、“80后”黨員挑大梁、企業文化融入黨建內容……這些在發展實踐中涌現的創新舉措,很好地破解了新時期、新階段非公黨建遇到的問題、難題和困惑。
![]() |
責任編輯: 陳楠 |
- 2010-02-22龍巖市直機關黨工委讓黨建工作走前頭
- 2010-02-05永安羅坊鄉深入實施“168”黨建工作模式培訓
- 2010-01-26永安供電局學習八一村“168”黨建工作模式
- 2010-01-22溪岸社區黨委:召開黨建工作年終座談會
- 2010-01-11邵武市黨建征求意見座談會召開
- 2009-12-29吳家塘鎮“四抓”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
- 2009-12-25吳家塘居委會創新載體唱響黨建工作“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