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強調,大力繁榮發展電影產業,對于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擴大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組織貫徹落實《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電影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努力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大型骨干電影企業;努力提高影片的思想藝術質量,創作和拍攝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努力擴大市場規模,完善政策措施,重點加快中小城市影院建設和改造;努力提高電影公共服務水平,加大投入,全面實現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努力加大中國電影“走出去”力度,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培養一支優秀的編導和經營人才隊伍,一支既熟悉電影藝術又懂得現代科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加快實現我國由電影生產大國向電影生產強國的歷史性轉變。
劉延東在回顧中國電影105年發展歷程后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電影戰線自強不息、勇于創新、艱苦奮斗,中國電影從滄桑走向輝煌,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艱辛曲折走向百花齊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發展道路,躍居世界電影大國,進入百年來電影發展最好時期。
劉延東指出,繁榮發展電影產業是培育現代化強國文化基礎的重要內容,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有效渠道,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她強調,電影戰線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電影繁榮發展的重要精神,在建設電影強國的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實現電影產業的主流文化價值鮮明有力,中華優秀文化精髓得到體現;公共電影服務體系覆蓋城鄉、惠及全民,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體制機制科學高效,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電影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涌現出更多反映時代特征、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培育更多主業突出、品牌名優、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骨干電影企業,產生更多電影名家大師,使中國電影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和現代中國的形象。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2-24李長春: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2010-02-23李長春向文化界知名人士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祝愿
- 2010-02-12李長春看望慰問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職人員
- 2010-01-14李長春:深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 加快發展步伐
- 2010-01-05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在北京舉行 李長春出席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