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費:文化內涵不能缺位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01 10:18?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呼喚中國特色奢侈品
“出入高檔寫字樓的白領們如果多了些奢侈品的點綴,便會愈發地氣質高雅、自信坦然,而暴發戶式的新貴們在奢侈品的武裝下則更加趾高氣揚、目空一切。奢侈品還會莫名其妙地改變我們對身邊普通人的判斷。”在外貿公司上班的李小姐對奢侈品如此評價。
沒有一個奢侈品品牌會以宣揚勢利的價值觀來做品牌內涵。在歐洲,奢侈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被升華為一種文化藝術。法國人更是將奢侈品文化稱作“法國現代文化的最大亮點”。
“LV的精神很單純,就是要打造最堅固又最美麗的箱子。當女兒說要一個LV包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買給她。因為我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個最堅強、最美的女人。購買奢侈品實際上等于是認可這個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價值與信仰。”陳總監談到。
然而,環顧四周,我們身邊肯用幾萬塊錢去購買一個LV的櫻桃包的,恐怕大多數真正想要購買的,是皮包上面醒目的LV標志所帶來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如果將奢侈品簡單理解為價值昂貴的超越人們日常需要的產品,那么它只能成為炫富的手段。一顆沒有經過偉大工匠精心打磨的裸鉆,即使再大也不顯得奢華;一套紅木家具若沒有藝術的底蘊,怎么擺放也不顯得奢侈,僅只是昂貴而已。奢侈品往往和藝術密不可分,蘊涵著精致優雅的生活情趣,為了追求極致的效果可以不計成本。
我國的奢侈品消費只能算起步階段。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首先要端正對奢侈品的認識。目前眾多奢侈品牌入駐中國,但是這種現象的背后,是商場對這些奢侈品商家給予了過多的特惠政策,包括免裝修費,免店面費,甚至給奢侈品廠家倒貼錢,這種方式直接制約了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此外,現在的奢侈品文化主要被歐洲的文化所壟斷,缺少中國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因此,我們要培養人才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情操,從自己的特點出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奢侈品。(記者 林智嵐)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9-10-15應該約束奢侈品消費
- 2009-05-04《福布斯》全球十大奢侈品牌:LV再膺名牌之王
- 2008-10-15女子穿牛仔褲參加奢侈品展會被拒
- 2008-01-21“孝”在今天已經成了奢侈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