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兄弟”應成為社會行為的坐標
http://www.caoliu14.com?2010-02-26 09:25?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春寒料峭中,湖北的一對普通兄弟以至真至誠溫暖了華夏大地,被人們尊稱為“信義兄弟”。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這對兄弟及其家庭“誠信兄弟”和“道德模范家庭”稱號。無論是民間的美譽,還是政府授予的稱號,都在表明一點:兄弟二人應成為全社會道德的楷模。
2月10日凌晨,南蘭高速上發生重大車禍。為搶在大雪封路前給已返鄉的民工發工錢,武漢市黃陂區建筑商孫水林連夜從外地駕車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車禍中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愿,弟弟孫東林來不及處理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按照60多名民工自報的賬目,將33.6萬元工錢發到他們手上。
從常理上講,包工頭給工人發工資天經地義,并不值得特別稱道。建筑商孫水林的行為只是在履行法律義務,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然而,正是簡單行為中的諸多難能之處,照亮了孫家兄弟人格上的高貴一面。首先,為了保障自身出行安全,孫水林完全可以待天氣好轉后回家發工資。相反,為了讓農民弟兄們過上一個放心年,他選擇在惡劣天氣中連夜趕路,以致遭遇不幸。作為弟弟,孫東林也完全可以先處理哥哥的后事,待自己和家人的心情稍微平靜后,再去替哥哥完成遺愿。然而,他卻擱置了人之常情,沿著哥哥的足跡堅定前行。再者,在賬本丟失的情況下,孫東林完全有理由仔細核實工資數目,而他卻按照工人們自己的賬目發放了工資。
“20多年來,我們兄弟倆無論多么困難,也決不會拖欠農民工一分錢。”孫東林含淚之語的背后,是兄弟倆以嚴格倫理自律的生動體現。正是在嚴格的自我約束下,孫家兄弟展開了感人的道德接力。“信義兄弟”用道德接力的形式詮釋了他們的人生哲學——誠信。在農民工屢屢遭遇討薪困苦的語境下,“信義兄弟”的行為更具有示范意義。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2-25兄弟生死接力給農民工送薪:誠信的鏡子 道德的標桿
- 2010-02-25“接力還薪”彰顯的道德力量
- 2010-02-23打牢提升公民道德建設水平的群眾基礎
- 2010-02-23用道德力量塑造“中國形象”
- 2010-02-23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推進公民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