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盡公民責任,回報社會;
這類朋友認為自己既然是社會中的一員,那就應該盡一個公民的責任,對于志愿工作的要求就不會高,而是積極參于,努力完成;
4、希望發揮一己所長:
這類朋友多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一般要求參與能發揮自己專項所長的志愿服務,而對于不對應的服務一般不感興趣;
5、感覺自己的存在價值:
這類朋友要求在志愿者服務或志愿者活動中可以體現出自身價值,希望能夠得到大家或社會得認同;
6、學習新技能;
這類朋友對于一些培訓活動特別感興趣,希望能夠參加志愿者活動學習到一些新的技能;
7、善用業余空閑時間;
這類朋友對于時間的利用觀點比較重視,活動中對于一些如遲到等浪費時間的現象特別反感;
8、擴寬社交圈子:
這類朋友只要是有能見到新面孔機會的活動都感興趣,有時注意力不在志愿服務上,而可能轉向了志愿者或其他人身上,志愿活動后會積極保持與人聯系;
9、取得他人的認知和贊許以及在群體中的位置:
這類朋友希望有機會來表現自己,得到他人得認知稱贊等,通過展示自己的能力來爭得到領導者的角色;
10、豐富經驗,自我成長:
這類朋友比較重視體現活動的趣味經歷,容易對一些人或事情產生留戀或回味情緒,對于失敗挫折難以放開;
11、培養組織能力及領導才能:
這類朋友對機構管理活動的興趣較濃,對于培訓課程興趣也較大;
12、尋求新刺激及擴寬生活體驗:
這類朋友對于有難度的活動都會積極參與,但經常忽視某些重要問題;
13、為未來工作準備;
這類朋友可能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關系的建立;
14、感覺義務工作有意義:
這類朋友比較重視工作的意義所在,對于某些意義較小的志愿工作就有可能不愿參加;
15、趕潮流,追時尚;
這類朋友喜歡新潮事物,盲目跟隨,見到有同學朋友或其他人去做志愿服務,自己也趕去湊熱鬧玩新鮮;
16、出于對志愿服務的好奇
這類朋友希望通過志愿服務有機會看服務對象是怎樣的,如智力落后兒童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等等,或者覺得這一項服務內容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機會去體驗一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涉外禮儀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人際交往禮儀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涉外禮儀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文明禮儀綜述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文明談吐禮儀
- 2008-01-21《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培訓教材》—儀表儀容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