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精神”引發青年一代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深思
沈浩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網上受到很多青年的高度關注,中組部、團中央大學生“村官”工作網站——“大學生村官之家”以及新華網、人民網等相繼推出沈浩事跡專題,大學生“村官”們在網絡專題上踴躍跟帖,紛紛留言說要向沈書記學習。
安徽部分大學生在與記者座談時表示,沈浩的事跡讓他們對人生觀有了新的思考。
安徽農業大學管理科學學院2007級土地管理專業學生張旭念告訴記者:“學習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讓我沉浸在感動與鼓舞中,這是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大學生群體面對嚴峻的競爭壓力和紛繁復雜的多元文化沖擊,時刻會陷于迷茫與困惑中。人生的意義何在?上大學是為了什么?當代大學生應該承擔哪些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農大學生,有沒有信心與勇氣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洪流中?……這些問題曾經讓我的思想左右徘徊。但是,從沈浩身上,我看到在農村大有可為,堅定了我投身‘三農’事業的信念和決心。”
27歲的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賴凱說:“沈浩給我的直觀印象是樸實本真,很符合黨的干部形象。他扎根基層,贏得了民心,成為人們群眾離不開的干部,對我們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我們大學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實干取得成績,沈書記就是一本生動的教材。我剛進科大時很希望出國,現在我想在國內為國家作出貢獻,盡一份社會責任。”
中國科技大學信息學院信息安全專業研三學生劉梧麗告訴記者:“看沈書記的報道時,我好幾次流淚,他的事跡對我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大學生剛剛走出校園,美好的理想與現實相遇往往存在著落差。現在有的大學生缺乏一種擔當意識,只希望收獲而不愿付出。對個人利益過于關注而沒有與國家民族命運相結合,這種趨勢值得警惕。我希望以后像沈浩書記學習,不把自己擺到高位,從基層做起,擔當自己應有的責任。”
即將畢業之際,劉梧麗寫下一首《巾幗志》與同學共勉:“滿腔熱血,一身正氣。胸懷天下甘俯首,志在九州原作泥。也曾有鴛鴦蝴蝶女兒夢,思吾志,舍紅妝柔情死不惜。英雄不問出處,包裹不分雌雄。待明日,沉泥踏做鐵蹄路,必展少時巾幗志。”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2-08沈浩先進事跡激勵安徽廣大基層干部扎根農村
- 2009-05-27福州電業局:"英雄榜"激勵職工
- 2008-11-03四川:大力開展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活動 引導激勵未成年人奮發向上 健康成長
- 2008-08-28北京奧運激勵我們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