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志愿服務活動規劃(2009——2020年)
?
志愿服務是指任何人自愿貢獻個人的時間、精力、技能和財物,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他人和社會提供的服務。2008年10月6日,中央文明委下發《關于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當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進《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實施,志愿服務要貼近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大局,進一步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促進福建在海西建設中又好又快發展。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工作基礎和有利條件
(一)工作基礎
我省的志愿服務在以往長期開展的學雷鋒活動中產生、發展起來。近年來,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發展很快,黨員志愿者、社區志愿者、職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家庭志愿者、老年志愿者、扶殘助殘志愿者、紅十字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活躍,特別在大型賽會、救援救災等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中,志愿服務發揮了突出作用,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奠定了基礎。
1.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志愿者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我省已經建立青年、工會、巾幗、社區、科普、紅十字、無償獻血、教育、老年等十幾支志愿者隊伍,縣級以上青年志愿者協會351個,青年志愿者120萬人,提供了2300萬人次約2.8億小時志愿服務;社區志愿者組織5000多個,社區志愿者15萬多人,以志愿者為主體的社區服務中心211個;殘疾人志愿者聯絡站10個,助殘服務站1210個,注冊志愿者達15萬多人;紅十字團體會員1383個,個人會員394209人,志愿者6.2萬多人;巾幗志愿者隊伍2611支,巾幗志愿者9.5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