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應急工作小組最新通報,海地地震中8名中方失蹤人員的遺體已全部被找到。經現場辨認,已確認身份。按照遺體被發現的順序分別為王樹林、鐘薦勤、李欽、郭寶山、和志虹、李曉明、趙化宇和朱曉平。
海地,一個遠離中國的拉美島國,這幾日成了我國媒體的新聞焦點。
要說理由,可以說出許多:因為大地震,因為有我警員犧牲,因為人員傷亡慘重……我想說的是,這幾天海地會成為新聞焦點,正說明:中國人的大愛在發揚光大。
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汶川大地震。一次自然災害,成為全體中國人大愛精神的集聚點和噴發點。“5·12”之后,新聞媒體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篇幅,將汶川的災情和抗震救災的場景,呈現在中國人面前,蘊藏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大愛,也被空前地激發出來。大愛,凝聚成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這筆寶貴財富,怎么好評都不過分。如果簡單梳理一下這份大愛,那就是對生命的高度尊重、志愿者精神和公民意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眾多媒體在紀念文章里,都談到要好好珍惜這筆精神財富。
這幾天,在以海地地震為焦點的新聞里,我們分明看到,中國人的這份大愛,在續寫、在發揚、在光大。
海地為國人所知,恐怕正是因為我國曾向海地派遣過數批維和警察。為了世界和平,中國從2000年開始,向外派遣維和警察。截至今年1月,我國共派遣維和警察1569人次,目前尚有191名維和警察在外執行任務。他們,是中國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國人民的和平使者。他們的出色表現,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贊譽。這一次,有8位烈士,犧牲在海地。他們的名字,必將載入共和國的史冊。19日,他們的英靈回到祖國。他們,將接受祖國和人民的崇高敬禮。我們隆重悼念8位烈士,也是書寫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大愛精神。
這次海地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和各級組織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1月13日,中國紅十字會向海地先期捐款 100萬美元;14日凌晨,中國國家救援隊抵達海地立即投入救災;15日,中國政府向海地提供3000萬元的人道主義物資援助;16日中午,首批1300 萬元的援助物資裝箱啟運……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救援隊整整60小時不眠不休,與死神賽跑,為生機奮戰,從生死邊緣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們發掘出了8位同胞的遺體,他們強忍悲痛,不停止搜救。聯合國駐海地最高官員赫迪?安納比的遺體也被中國救援隊找到。中國救援隊展現的,不光是高水準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也是書寫中國人民尊重生命的大愛精神。
中國政府的行動體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敬重;而中國普通百姓對海地人民的愛心,也同樣令人感動。中國紅十字會和各地紅十字會,相繼開通為海地災民募捐的通道,全國各地百姓自發支援海地的新聞,天天見諸報端。特別讓人動容的是,來自四川災區的消息。四川人民不光捐了錢,還有志愿者組織提出了赴海地救災的申請。北川中學學生會和校團委,組織了一次千人簽名送祝福活動,為海地人民送上我們最真誠的祝福。他們送出的,不光是錢款和祝福,更是書寫中國人民超越國界的大愛精神。
這份大愛,將永續。(李天揚)
![]() |
![]() |
責任編輯:趙舒文 |
- 2010-01-22中國再向海地提供260萬美元援助并增派醫療隊
- 2010-01-21我國4位接任維和警察候命奔赴海地
- 2010-01-21海地發生里氏6.1級余震
- 2010-01-20法官員否認援助海地行動遭美“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