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新華社消息,2009年前11個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辦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腐敗案件,處分縣處級以上干部3743人,移送司法機關的縣處級以上干部764人。
一些人在各種誘惑面前被糖衣炮彈擊倒,不僅斷送了個人大好前程,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傷害與損害,教訓十分深刻。
觀念激蕩,需常洗心靈之垢;物欲誘惑,應常敲警世之鐘。在利益訴求多元、價值觀念多樣的今天,筆者認為,反腐倡廉不僅需要制度的保障,更離不開文化的支撐。
所謂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也就是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重視文化的基礎作用,在現代文明的基礎上,建設一種與市場化、民主化、法治化發展方向相一致的廉政文化。這樣,我們的反腐倡廉才會有深層的理念支撐和堅定的信仰根基。
文化是制度運行的基礎。社會生活中,法律有到達不了的地方,文化卻無所不入。再完備的法規制度,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文化支持,有時往往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甚至出現所謂的“潛規則”。
比如,一些地方“問題官員”的復出,表面上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但群眾的意見不小,原因就在于一些人鉆法律漏洞、打政策擦邊球。然而,不違法的不一定合理,不違規的也未必不失德。事實表明,一些腐敗現象的發生,往往與腐敗文化緊密相連。如果廉政文化建設不搞上去,腐敗文化就可能滋生蔓延。廉政文化不僅是一種政治文化,也是一種先進的大眾文化。“制度讓想犯錯誤的人犯不了錯,文化讓有機會犯錯的人不愿意犯錯”這句話,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文化與制度的互補關系。
漫步街頭,廉政格言、廉政漫畫不時映入眼簾。從去年4月起,多家媒體推出了《金錢的思想者》、《不是什么飯都能吃》、《廉潔是一種力量》等一系列廉政公益廣告,這些廣告凝聚了弘揚正氣的精魂,蘊含著崇廉倡廉的心聲,帶給人思想沐浴和心靈洗禮。
反腐倡廉切莫忽視文化的力量。廉政文化建設要解決的并不是事后懲治腐敗的問題,而主要著眼于教育和預防,它更具有治本之功效。近日,中央紀委、中宣部等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全過程,大力營造崇尚廉潔的社會風尚,無疑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思想保證和文化支撐。
廉政文化建設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它需要全社會每個公民的共同努力,需要長時間的引導和培育。只要長期堅持就能起到水滴石穿的效果,從而形成一種無形之力,遏制并逐步消滅腐敗,營造出崇尚廉潔的良好社會風氣。(桑勝文)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11三明把廉政文化與信用體系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 2009-11-18蕪湖鏡湖紀委到豐澤考察"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
- 2009-11-08武夷山:廉政文化飛進千家萬戶
- 2009-09-17龍海供電:創新形式 營造廉政文化新氛圍
- 2009-04-08詔安供電公司“廉政文化網”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