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環境綜合整治電視電話會議現場,海南省一位領導用70秒時間作了五點闡述。他表示,環境綜合整治條件成熟時將通過人大立法。會議原定議程沒有安排這段講話。這臨時追加的70秒,用這位領導的話說是“有感而發”。對一項由省委正在抓的重點工作,一個隆重召開的全省電視電話會議,我們習慣見到的是長篇大論式的講話。而這位領導卻將要說的話、要布置的事,濃縮在了短短的70秒里。并且是講得全面、講得透徹,干脆利落、要言不煩,實實在在、擲地有聲。從措施到責任,從眼前到長遠都講到了、講明了。既有指導性,又有操作性。與會者聽得過癮、聽得解渴,“全場爆發出熱烈掌聲”。此景不由讓人心生感觸。
文山會海時下是許多地方、許多部門都存在的一個嚴重的機關病。一些部門和單位不管什么工作都要開會布置,不管什么活動都要開會動員;不管什么會議都要領導參加,不管什么工作都要領導講話。結果領導干部逢會必講、逢到必講;一講必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從國際形勢講到本地經濟;從先秦歷史講到新技術革命;從外國的做法講到本地的風俗。然而,在這些長篇大論之中,卻鮮有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語言,照本宣科的念稿子比比皆是。甚至鬧出兩地相隔萬里領導的報告卻不差分毫、本屬不同省份領導的講話卻一模一樣的笑話。
在這類會場,盡管講話的人看上去抑揚頓挫、神采飛揚,但因其不是自己的思想、不是自己的積累,所以念得沒有精神、沒有感受;聽的人因覺得報告沒有新意、沒有針對性,也沒興趣,昏昏欲睡。開會在這里成為一道工作程序,領導講話在這里成了一種“規格”。這樣的報告無疑難以起到激勵人、鼓舞人、警醒人的作用。布置好、落實好、貫徹好工作更是奢望。進一步講,每一個會議還有那么多的人放下工作參加,還要花費那么多人力物力財力布置會場、印發講話等等,文山會海成為壓在機關干部身上的“大山”。
領導干部的會議講話,體現的是其水平、風格,反映是其能力和魄力。凡是勤勤懇懇為民謀利、腳踏實地為民做事的官員,在講話之前自然會廣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取民聲,把握群眾脈搏,找準與百姓的共鳴點。所以,即使是即興講話也都會講得實實在在,講得深得民心。反之,那些沒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表面的干部,總想講出一團花來,而結果卻適得其反。從這意義上來說,海南省領導70秒的講話確實值得推崇、值得贊美。(張劍虹)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