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傳統文化是玩的還是用的
http://www.caoliu14.com?2010-01-12 15:57?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人們高呼弘揚傳統文化已經好多年了,出發點似乎不盡相同。漸漸地,我的腦子里就形成一個疑問:傳統文化是干什么使的,是玩的還是用的?
讀了劉夢溪先生去年6月17日發表在《中華讀書報》上的《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義》一文之后,這個疑問更加清晰了。
馬一浮這個名字,我以前在一些文章中見到過,知道他是一位大學問家,他的書卻沒有讀過。畢竟是隔行如隔山,有許多學問,如果與自己的飯碗沒有太多的關系,也就無暇顧及了。劉夢溪是何許人,我居然也不知道。從他的文章看,顯然是當代儒學界中的佼佼者。他在文章中說,馬一浮的學問很深,“當時在復性書院聽他課的人,沒有幾個人聽得懂”,連資質最好的幾位早期門生“也沒有真正地懂他”。而劉本人自然是懂了,否則不會有上述這篇文章。以此推測,劉夢溪先生的儒學造詣一定了得。作為一個門外的普通讀者,我對于儒學只是看見一個輪廓,對它的深奧理論不敢說三道四,只能以常人的眼光和思維說一點常人的理解。
劉先生說,學問家中極少數人能擔當得起高人的稱號,熊十力和梁漱溟都不是,而馬一浮“的的確確是高人”。據他說,熊先生在學理方面有點雜,而且還有“理障”;梁先生則“未免太過講究學問的實用性”。他還說,現代學者由于受西方實證主義和工具主義的影響,只講“證據”,不講“證悟”,不能“達之于道”。明確反對西方為謀求科學技術的進步而奉行的實證主義和工具主義,可見劉先生心目中真正的學問是悟道,是偏重于內心的,似乎與心學比較近。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相關新聞
- 2010-01-05遵化中小學生學《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
- 2009-12-11天津繼承中華傳統文化 啟動“國學進校園活動”
- 2009-11-26在傳承中創新傳統文化
- 2009-11-25從高校校訓領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2009-11-25彰顯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