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一則來自北京大學的新聞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北大環境與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同學評選出“北大校園十大浪費現象”。北大學生希望通過展示這些浪費現象,提醒大學生們注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新華網北京1月6日)
隨著哥本哈根會議的召開,低碳環保生活儼然走進大家的視野。據報道,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等全國各地的200多所高校的大學生日前共同發出號召,倡導人們過低碳生活,可謂規模空前。
“低碳生活”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筆者認為,大學校園應成為“全民低碳”的排頭兵。
大學生群體環境意識相對較強,通過在校園倡導“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并落實到行動中,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的綠色生活理念,從而也必將全面推廣和落實節能減排政策,為構建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就學校而言,要給師生介紹節能減排的知識,可以將生活中節能減排的小事印成小冊子發放給師生。學校可以把低碳知識搬進課堂,通過知識問答、案件剖析、互動咨詢等環節,向學生普及低碳常識;通過在教職工每周理論學習課和黨員組織生活會上,加入“低碳專題”,幫助他們提高對低碳的認識。學校還可以通過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報、短信、飛信、QQ群、電話等方式宣傳低碳知識,通過真實的數據或生動的紀錄片以及各種形式的實地考察,讓師生感受環境問題的嚴重,意識到節能減排的緊迫性和艱巨性,進而啟發他們思考該為節能減排做些什么。與此同時,應倡導節能減排的校園文化。在寢室、樓道等處張貼節能減排的小貼士,建立校園環保網站,宣傳節能減排知識。
對大學生社團來說,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各類節能減排活動。比如可以和一些街道社區合作,推廣節能減排活動。同時,也要與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每年寒暑假,都有很多大學生在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通過他們將環保理念帶到農村和不發達地區。
而大學生則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支持節能減排。比如,復印或打印資料可以重復利用;在寢室和教室,要節約用電;出行時,選擇自行車等綠色的交通工具。大學生所做的事情也許不多,力量也許很微薄,但我認為,提高他們節能減排的意識必將推動全社會對環保的關注,大學生的力量就像“星星之火”,必然“可以燎原”!(沈林)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25巧手制作“低碳”新年賀卡
- 2009-12-24低碳經濟呼喚戒除“奢侈消費”
- 2009-12-21福建環保志愿者在行動“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活動在榕社區中開展
- 2009-12-18N種低碳元素的時尚進行時
- 2009-12-16今天你“低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