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寧(《北京晚報·書香書刊》編輯)——
閱讀取向族群化
你推你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如何深刻,我讀我的島田莊司、東野圭吾,不亦樂乎。2009年,如果能模擬出一個立體的閱讀地圖,會發現時下的閱讀已經越來越社區化,或者說族群化。
《暮光之城》迷們絕對閑不下來,因為這個作者實在太能寫,《暮光之城》之后又接著推出《宿主》,連電影改編者都得三步兩趕先把改編權簽掉再說。如果你不理解,說明你不是這個類型的閱讀族群。閱讀正以族群式的方式蔓延,這也許正是閱讀的自由精神的體現。在豆瓣網友自建的小組中,經常會發現最生僻的作家作品,而一些翻譯作品的翻譯瑕疵,也會有人直言不諱指出來。在這些閱讀社區的自由交流里,最能看出閱讀者的熱愛。你只要找對了這樣的閱讀族群,就會發現那里趴著的無數知音。
不能說通過報紙雜志的推薦介紹尋找圖書的方法已然失效,但我以為,它們依舊比不上這些自發形成的閱讀族群自己集結起來的暗火。
舒晉瑜(《中華讀書報》記者)——
青春文學市場龐大
不可否認地,青春文學的讀者群是所有讀者中最具購買力、最狂熱的一群。今年7月中旬,青春文學領軍人物之一郭敬明攜旗下幾位人氣作者簽名售書,從下午5點開始,持續到凌晨近兩點,共簽售圖書約15768冊,達到了北京圖書大廈簽售史以來的最高銷量,也體現了青春文學的發展態勢和讀者群體之龐大。
在由北京圖書大廈提供的每月綜合圖書排行榜上,生活類圖書仍是大眾的最愛,重實用依然是讀者的首要選擇。我們的健康已經“從頭說到腳”,從吃說到睡,還源源不斷地有新鮮的健康概念涌現出來,覆蓋又一輪的養生理念。
從出版物的表面看來,經濟危機對圖書的影響最大的體現在于經濟類讀物。《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貨幣戰爭》系列、《中國不高興》等圖書分別占據各月圖書排行前列,對于文學類讀物,像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在日本再度暢銷,國內也引起一陣熱潮,帶動了本土原創諸如曹征路《問蒼茫》等圖書的受關注度。
每到年底,作為專業或非專業出版領域在慣常梳理回顧年度的圖書出版時,仍不可避免有些乏善可陳的感覺。但正如錢理群所說,每個時代自有她的生存方式,我們大可不必擔憂時代如何,圖書如何,閱讀如何。且讓閱讀和選擇都多一些寬容,讓他順其自然,好書自然會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