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依依,波光粼粼的穿紫河宛如一條流光溢彩的“金腰帶”從常德城中蜿蜒而過。
近年來,常德以構建生態常德、和諧常德為目標,發展經濟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沅澧二水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三級以上標準,市城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在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中,啟動了護城河綜合整治工程,完成了江北城區納污管線改造,江北城北污水處理廠投入正常運營。
2006年,《常德市飲用水源保護區規劃》出臺,全市16個城鎮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區得以明確;2007年對13家違法排污企業實行了掛牌督辦和整治,對5個直接排污口強行關閉。全市造紙企業COD排放總量由整治前的5。76萬噸/年減少到整治后的1。42萬噸/年,排污總量較整治前減少75%以上。目前,常德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沅、澧二水常德段出水斷面水質有機物污染負荷比2006年下降了65%。
去年,常德市在澧縣王家廠水庫啟動了大中型水庫禁止投肥養魚工作,全市37座大中型水庫解除投肥養魚合同,1189座大中小型水庫被規劃定為市縣水源保護區。整治后,37座水庫中的19座水質狀況好轉,已有17座水庫水質達到Ⅱ—Ⅲ類水質標準,劣V類水質、重度污染的水庫由禁止投肥前的12座減少到1座。2009年初,為了保護水源,常德市政府不惜削弱支柱產業,做出了全市年內珍珠壓減6萬畝的規劃,5年內不適宜養殖水面全部退出,目前已取締養殖戶1889戶,面積6。27萬畝。今年還在11個鄉村開展了清潔工程示范建設,在這些村共建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系統122套,安裝頻振式殺蟲燈80多盞,建廢棄物收集池和有機廢棄物堆漚池42個,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狀況,不僅廢棄物得到資源化利用,水體污染源也隨之得到有效控制。
從2008年始,常德市委、市政府將農村飲水安全納入“十件實事”工程,出臺了《常德市農村生活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常德市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元投資、市場運作、企業經營、依規定價、計量收費”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新路子,三年共建成農村供水工程5115處,解決了1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今后將以每年解決30萬農村人口飲水向前推進。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