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志增,男,15歲,福建省永安一中學生。
今年1月4日下午,永安六中初三(8)班羅志增同學到地下車庫取自行車準備上學時,發現自己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一個手提包,在手提包里有現金4000元、銀行卡4張、身份證、駕駛證和一些重要文件。4000元對于一個農村孩子來講有極大的誘惑。面對這些錢,他的想法很多。當時他想,如果我直接拿這些錢可以買好多東西,但他的父親曾經丟失東西的經歷讓他知道,丟掉東西的人一定很著急,很想找回。一邊是可以滿足物欲的4000元,一邊是良心的過意不去。換位思考后,最終他決定找到失主,將手提包歸還。
他在車庫等了半個小時沒人來找,上課時間又快要到了,于是將小提包放進書包,先趕到學校上課。放學后,在一個同學的陪伴下,羅志增回到小區,沒有回家,而是根據失主證件所獲得的信息,找小區保安幫忙,最終找到失主肖初劍,將手提包原物奉還。
小提包失而復得,讓肖先生意想不到,但接下來的情景讓他更意想不到:他要將包里所有的錢給羅志增,但羅志增堅決不要;問他的姓名與住址,他也不肯說。無意中看到他的胸卡,知道他是六中學生,于是用手機拍下他的頭像。面對羅志增同學拾金不昧并且不留名的表現,感激之余,肖先生努力尋找這位活雷鋒。他多方打聽,并請六中其他學生幫忙辨認頭像,終于知道他是初三(8)班學生。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激,失主特別到學校送上感謝信,并由衷發出感慨:名校出好生,只有這么好的學校才能教出這么好的學生。
事后,當老師同學們問及此事時,羅志增簡單地說:“我覺得失主一定是焦急萬分,還有這些證件丟失了要補辦,是很麻煩的。”話語樸實簡單,卻讓人感動!老師們為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同學們為有這樣的同學而感到驕傲。
拾金不昧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的誘惑沖淡了一些人的良知。羅志增同學在金錢面前不為所動的高尚行為,體現了90后學生身上的中華民族拾傳統美德,讓人為之感動。學校專門召開學生大會,大力弘揚他拾金不昧不留名的優秀品德,號召全體師生向他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