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愛心救助站”成立于2004年12月16日,是當時河南省省內第一家市級愛心救助超市,近5年來,愛心超市已累計接受社會捐贈價值2100多萬元款物,救助困難群眾26萬多人次,發放物品45萬余件,救助對象達10萬多戶。與此同時,還形成了9縣(市)、區連鎖愛心超市網絡。
超市分接受捐助、洗滌整理、物資儲備、物品自選發放4個區。物品分服裝、鞋帽、棉被、食品、家電、日用品和學習用品7大類,共280多個品種,供受助對象免費自行挑選。貧困的家庭經個人申請、民主評議、逐級審核后,憑民政部門發放的低保證和愛心救助卡,每年可在超市免費“采購”400元的物品,大至電視機、輪椅、電風扇、小至被褥、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和米、面、油、鹽等日用品。這些物品都是飽含愛心的人和企業捐助的。
平頂山市電信系統的退休職工宋春英老人聽說有一個專門救助貧困人的愛心超市,家中賣衣服的她一下子就給超市捐助了160條新褲子和30件新上衣。自去年6月開始,一個名叫“光明”的人月月給愛心超市匯款100元或150元,愛心超市試圖找到他,登過報,上過電視,但至今仍不知他是誰。30多歲的李亞偉靠給人打零工生活,收入微薄,但幾年來每月捐助20元。天瑞集團、中鹽皓龍等一些大企業還在超市里設立了捐贈專區,常年向超市供應油、鹽、米、面等物品;平頂山商場等市區的幾家大商場將庫存商品無償捐贈給超市……
愛心超市的同志告訴記者,經過近5年的運營,愛心超市已成為黨和政府、社會聯系貧困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湛河區馬莊村的趙玲歌,丈夫殘疾,8歲女兒患神經纖維瘤,家庭貧困,是低保戶,也是愛心超市的救助對象。趙玲歌說:“俺家已是愛心超市的老顧客了,是黨的政策好,讓我們這些人家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愛。”李鄉宦村的郭更瑞在外務工時腰被砸斷,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他治病,他的妻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超市人員決定,為郭更瑞這樣行走不方便的殘疾人和老人送物品上門。每季度,超市工作人員提前上門摸清這些人的物品需求,然后再一家一家地將物品送上門,將黨和政府、社會的關愛送到每一個殘疾人、老人的手中。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05-20溪岸社區為困難戶申請"愛心超市"卡
- 2009-04-16廈門溪岸社區為特困戶申請"愛心超市"卡
- 2008-12-25邵武七中:為"愛心超市"捐食用油
- 2008-09-09龍巖市創辦“愛心超市”
- 2008-08-29新羅愛心超市 溫暖人心
- 2008-08-22云霄縣:云陵"愛心超市"惠及500貧困戶
- 2008-08-11泉港區首家"慈善愛心超市"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