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0日(通訊員 郭妮妮) 市委、市政府關于島內外一體化,高標準、高起點、高要求、高水平建設島外的方針和市規劃局近日公布的德國、美國、日本三家規劃設計公司對集美翔安新城規劃方案公布后,集美區上下受到巨大鼓舞。11月8日,區長倪超在接受眾多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集美區將抓住黃金機遇,當好建設主角。
2003年,廈門行政區劃調整以來,集美區按照統籌城鄉的要求,全面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圍繞“工業區、文教區、新城區”三個平臺建設,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新城區快速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基本拉開。國家、省市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如杏林大橋、集美大橋、濱海大道、海翔大道、集美大道、環園博灣大道、灌新路、BRT公交快速線等陸續建成,使集美建成區面積從原來的20平方公里擴展為48平方公里。幾年來,省、市、區在集美開工建設了園博園、后溪火車新站片區、杏林灣營運中心、濱水小區及金海灣、大學灣、大學康城、泉水灣等大型房地產項目,并先后開工建設了21個安置房項目,總建筑面積400萬平方米,總套數28000套,總投資超過80億元。隨著這些項目建成,集美城區與杏林城區已經連成一片。
倪超指出,在今年10月集美區委六屆十四次全會上,集美區提出了《關于加速城市化進程的意見》,提出構筑“一心四片”蝶型發展的集美新城格局,“一心”指的是杏林灣城市中心區,按照城市中心區的標準規劃建設,有機融合商務核心區和周邊文教科研區、休閑旅游區,建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集高端商務、辦公、科研、教育、居住、休閑為一體,多功能、生態化的城市中心區。“四片”,就是以集北新城區和學村風貌區為主體的集美片區;以杏北新城區、杏西工業區、杏東生活區為主的杏林片區;以機械工業集中區和現有鎮區為主的灌口片區和以廈門新站為核心的后溪片區。集美區《關于加速城市化進程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堅持一個主題,突出兩個重點,打造三大品牌,強化四個注重”的總體要求,全方位構筑了集美新城區發展的系統工程。集美區將進一步堅持“加速城市化,帶動新發展”這個主題,按照生態型文教旅游區和創新型高新產業區的定位,加快推進工業區、文教區、新城區“三大平臺”建設,突出新城建設和產業發展。到2020年,集美區城市化水平要達到85%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00萬人,基本建成交通路網發達、產業結構合理、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質優越,開放式、生態型、現代化的集美新城格局。
![]() |
責任編輯: |
- 2009-11-18廈門市集美區地稅五措施扶持臺企乘勢發展
- 2009-11-07全民醫保助推集美區城市化建設進程
- 2009-11-10廈門市集美推進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準化
- 2009-11-13廈門市集美區“巾幗”創業不讓“須眉”
- 2009-11-19廈門市集美區結合雨后陰天指導農民冬種
- 2009-11-07[廈門]全民醫保助推集美區城市化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