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扔垃圾。笑話,誰不會扔垃圾!拎著垃圾袋,走到離垃圾桶二三米遠的地方往里一扔。這畫面我們早已司空見慣。
問題就在這里。垃圾袋里什么都有,易拉罐、塑料瓶、廢電池……雖然垃圾桶上寫著“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電池”,可有幾個人真正分類放垃圾呢?
垃圾,看似小事,實則已成大問題。垃圾和生活如影隨形,只要生活在繼續,垃圾便每時每日地大量產生。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城市人口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垃圾,北京一年的生活垃圾堆起來相當于一個景山。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垃圾也在急速增長,一些城市正在面臨垃圾圍城的威脅!
產生垃圾是必然的,關鍵是如何做到科學合理、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意思是說,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是再生資源。但前提是,垃圾需分類投放。
我國近年來也在推行垃圾分類,但進展緩慢,收效不大,甚至遭遇尷尬。許多城市小區或者公共場所的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少人理睬。一方面是公民的環保意識還不強,文明素質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則說明尚缺少約束和監督的手段,管理粗放,分不分類沒人管。
垃圾分類是個復雜、長期的系統工程,無論軟件、硬件,都還有很多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但再難也要堅持做下去。垃圾分類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從學會扔垃圾做起!(甘建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