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林世雄 通訊員 林其煌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表彰大會上,思明區再次被授予福建省文明城(區)。同時,思明區計生局等18個單位被授予文明單位;廈港街道辦事處被授予文明單位標兵;金雞亭中學等7所學校被授予文明學校;龍頭社區等8個社區被授予文明社區;鼓浪嶼街道與73122部隊、中華街道與92674部隊后勤部被授予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集體。
這是思明區連續兩屆獲此殊榮。思明區以“建文明城區,創文明單位,當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為載體,以和諧創建為著力點,不斷推動群眾性創建活動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在全省率先出臺文明創建長效機制,建立9+1綜合執法隊伍,先后樹立起愛心超市、愛心餐桌、愛心課堂等愛心系列品牌。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在高起點上獲得新進步,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重在堅持求長效
思明區堅持全民動員抓創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各部門和各人民團體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全區人民積極參與的工作體制和創建態勢。
抓組織領導。成立區創建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10個工作組,把文明城區創建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做到一把手負總責。建立創建工作點評會制度、“轄區理念”(不論問題責任歸屬,屬于思明轄內的,能解決的給予先行解決)、“24小時理念”和“9+1”(工商、公安、城管、文體、衛生、環保等多部門參與)綜合執法新模式。
抓創建投入。2006年-2008年分別投入創建經費201萬元、248萬元和356萬元,同比增長32%,人均創建經費4.48元,超過全省指標4倍多。有1400多家非公企業常年參與社會公益活動;147家單位和個人為愛心超市捐款捐物3559萬元;累計向寧夏涇源縣等5個對口幫扶地區安排幫扶資金1627萬元;2008年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907.03萬元。
抓政務環境。全面實行“首問制”、“承諾制”、“一廳式”、“一站式”服務,建成全區性網上審批系統,14個單位49個事項實現在線辦理。每年開展“政府服務月”和“黨風廉政宣傳月”活動,推出便民項目439個。建立政府新聞發布會和區領導接待日制度,聘請23名市民擔任機關效能監督員,開展新聞媒體“網上評議政府”活動。
![]() |
責任編輯: |
- 2009-08-28廈門思明區扎實做好文明指數測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