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郊區(qū)農(nóng)村一所外來工子女學校的小學生在課堂上舉手搶答問題。

福州市中學生在運動會上齊跳校園集體舞。

江蘇省東海縣將少兒舞蹈納入素質教育。圖為學生在表演現(xiàn)場。

山東省無棣縣第二實驗學校的讀報課堂。

陜西省旬陽縣麻坪鎮(zhèn)小學學生在課間蕩起秋千。

淄博市周村區(qū)中和街小學學生看主題展板。
擇校熱背后,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差距偏大,教育機會不公平;升學競爭與沉重的書包使得學生體質狀況堪憂;學生按分數(shù)排名是利多還是弊多?這些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義務教育,也為家長、社會人士多所詬病。
那么,有無“破解良方”?一些省份通過地方立法的方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據(jù)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從去年至今,已經(jīng)有7個省份出臺了義務教育的地方法規(guī),積極回應了民眾關注的熱點。
今年7月、8月,《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且向11個設區(qū)的市和各縣(市、區(qū))人大常委會征求修改意見,9月份,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將對該條例(草案)進行初審。依法治教的堅實步伐,各地的大膽試驗,讓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