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顧國情盲目照搬。很多企業把照搬國外企業文化作為一條捷徑,脫離現實國情,簡單移植國外企業文化,結果往往是“水土不服”,在企業內難以全面推廣,在社會上難以得到認同,無法起到團結企業職工、提升企業形象的作用。二是缺少全球眼光。沒有看到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所帶來的企業經營環境變化,僅從企業內部管理的角度來構建企業文化,忽視開放環境下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營銷模式等創新,導致企業文化戰略難以適應企業自身發展特別是“走出去”的需要。三是關起門來搞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與社會文化發展的良性互動不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強調得不夠充分。針對這些問題,當前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注重把握以下幾點:
以變應變。企業應具有全球視野,立足國情,在競爭、開放、動態的環境下思考企業文化的構建、維系和發展問題,使企業文化與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相促進、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融合。同時,做好對企業文化的適時評估和診斷,著力加強薄弱環節,并對企業文化建設作出導向性的預測和改善,努力形成“可實施、可控制、可檢測、可改進”的企業文化發展模式。
全面協調。企業文化不僅包括意識形態范疇,還包括具體行為規范,對于企業而言就是“所思、所想、所做”。所思是企業的使命和價值觀,是靈魂;所想是企業發展的規劃和戰略,是指導;所做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行為規范,是執行,這三者是一個有機整體。全面、協調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就是遵循文化建設規律,由里及表,順次推進,以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企業文化鼓舞人,以企業發展戰略和行動規劃帶動人,以嚴明的獎懲制度激勵人,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效能。
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使企業文化建設建立在關心人的基礎上。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注重關心人,就是要真正以員工為中心,以企業文化引導、教育、激勵、培養、塑造員工,促進員工的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中對人的關心,不能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還應反映在企業的外部“關懷”上,主要體現為對顧客的尊重,對社會文化的尊重,特別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
責編:蔡意
![]() |
責任編輯: |
- 2009-05-15莆田電業首屆主持人選拔賽盡顯優秀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