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倉山:7年間 城門千畝濕地變廠房
http://www.caoliu14.com?2009-04-03 09:53? ?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防洪堤外違法建起的廠房
福州倉山城門鎮樟嵐村有一塊自然形成的濕地,稱為臚岐洲,曾是白鷺憩息的好去處。但從2002年起,開始有人在此抽砂造地。
7年間,在閩江防洪堤外的這片上千畝的濕地上,廠房林立。大量的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閩江,附近居民怨聲載道。
7年來,相關執法部門也多次到場制止,但填江造地怪相仍持續不斷,甚至愈演愈烈,目前還在進一步違建中。
千畝濕地被填蓋廠房
樟嵐村毗鄰閩江,緊挨著正在修建的三環路及福廈鐵路,由6個自然村組成。
經過閩江長年累月的沖刷沉積,在江邊形成了一大片灘涂濕地,被稱為臚岐洲。
村民莊先生說,10年前,臚岐洲江邊是一眼看不到頭的水草、垂柳,江邊空氣清新,還有翩翩飛舞的白鷺。可是現在,江邊的水草少得可憐,鳥也幾乎絕跡了。
臚岐、下董、湖地里等自然村防洪堤外的濕地上,都建起了密密麻麻的廠房。
“防洪堤外的這些廠房,都是從江中抽砂填濕地后蓋起來的。”昨日上午,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記者沿著舊防洪堤向閩江外走了近200米,發現周邊都是高低不一的電鍍廠、木材廠、家具廠等。在一間空曠的廠房內,工人還在里面砌墻。
村民說,臚岐洲共有一千多畝。填江造地現象最早出現在2002年。7年過去了,最終上千畝的濕地逐漸被填平,蓋起了廠房。
“當時是以修防洪堤為名,開始填江違建的。”莊先生說,當時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在不破壞防洪基礎上,由村里出資8000元,對防洪堤加固改建利用,沒想到“改建”成了“違建”。
村民稱,政府部門正對該地段進行征地拆遷,用于福州東部開發建設拆遷安置地,違建者企圖通過填江造地違建,爭取多拿拆遷補償費。
![]() |
責任編輯: |
相關新聞
- 2009-02-18福州市倉山區供電局行風評議再獲殊榮
- 2009-02-16福州倉山區供電局:綠色通道助企業"度冬"
- 2009-04-03FIA裁定澳洲站:邁凱輪誤導干事 漢密爾頓成績取消
- 2009-03-19廣告盡可能少用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