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的財富安全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黑客利用木馬病毒盜取個人網銀信息廉價出售,使網銀資金被盜的案件后,網上銀行安全問題成為焦點。
其實,涉及財富安全的故事不止于此:銀行ATM機加裝竊取信息裝置、信用卡遭盜刷、血汗錢被所謂的專業公司騙去“投資”……
時下,在我們學會理財,讓自己財富保值增長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財富的安全,謹防由于自己的無知、金融服務的漏洞、犯罪花樣的翻新,導致財富縮水甚至錢打水漂。今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如果您有相關的經歷,或者有好的建議,或者洞察財富管理的漏洞,敬請撥打我們的電話。
信用卡“驚天漏洞”?
專家:正常支付方式
無需密碼,只需提供信用卡卡號、有效期和背后的三位數字即可消費,網友將此形容為“驚天支付漏洞”。昨日,民生銀行武漢分行信用卡中心有關人士表示,這其實是正常的支付方式,但持卡人確實需要妥善保管好信用卡和個人信息。
該人士介紹,信用卡背面持卡人簽名處末尾的頂端有7位數字,以斜體字顯示。其中,前4位為卡號末四位數字,后3位為信用卡驗證碼,被稱為CVC碼或CVV碼。
預訂酒店、機票這樣的消費時,一般均為離線交易。離線交易不需要密碼,直接把信用卡卡號提供給商家,商家為確保信用卡是否有效,一般會讓持卡者提供3位驗證碼和信用卡有效期限,經信用卡組織核實后,即可直接扣款。如果通過銀行預訂,還可能需要驗證個人信息。信息問題由持卡人預設,用于確認身份。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信用卡消費的知識,很多持卡人并不知曉。
據警方介紹,不少人在接到犯罪分子偽裝銀行打來的電話時,只懂得保護密碼,身份證號、生日、手機號等信息較容易被套去。這些信息往往對不法分子實施詐騙起到關鍵性作用。還有的犯罪分子利用磁卡數據采集器等工具,利用持卡人刷卡的機會,復制信用卡信息,盜取資金。
民生銀行武漢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提醒,市民對信用卡使用有一個熟悉的過程,不少持卡人僅習慣靠密碼保護信用卡安全。其實,信用卡卡面上所有的信息,均屬于重點保護對象,不可隨便示人,信用卡最好不要遠離視線。此外,身份證號、家庭電話等個人信息作為確認信用卡消費的重要內容,也應重點保護。
ATM機上取款,要留神!
本報訊(記者胡楠 黃斌)市民今后在ATM機上取款,要多多留神!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在2月17日至3月1日僅兩周時間里,我省武漢、荊州、荊門、隨州、仙桃等地連續發生8起在銀行ATM機上加裝針孔攝像頭、讀卡器等假冒裝置的案件。部分假冒裝置被發現時已竊取儲戶銀行卡相關信息,經銀行及時聯系儲戶更改密碼,避免損失。但仍有2名隨州儲戶卡內現金4.74萬元被盜。
針對我省近期連續發生ATM機被加裝針孔攝像頭、讀卡器等假冒裝置案件,省公安廳、湖北銀監局近日也聯合下發通報,要求各地、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此類犯罪蔓延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