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通的透水磚可將灑在地面的水瞬間吸收,使其經過雨水收集系統后得到重復利用;用納米材料制成的建筑板材,能夠“自動調節”室內溫度,大大降低電能消耗;用舊報紙編織而成的新款服裝,向人們傳達著環保與時尚結合的理念……
正在北京舉辦的2009中國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覽會上,一批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集中亮相,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本次博覽會“節能減排,振興經濟,科技創新,開拓未來”的主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
高新技術
引領未來發展
從世界范圍看,節能減排和新能源被公認為是引領下一輪經濟繁榮的強勁動力。此次博覽會上,不少地區和企業渴望尋找新的發展契機和提升發展質量的新技術,亮點紛呈的高新技術成果和節能創新產品,讓參觀者耳目一新,對前沿技術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何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一直是有待破解的世界性難題,微藻生物能源技術對此做了有效嘗試。作為世界上繁殖速度最快、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植物,微藻可以通過化學過程產生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清潔能源。
在新能源汽車展區,由中通客車公司最新優化升級的LCK6112GHEV油電混合動力客車和比亞迪混合動力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據介紹,這款油電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采用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適合在起動比較頻繁的城市路況運行,油耗比傳統車輛降低20%以上。
傳統行業
實現新的突破
傳統行業如何實現節能減排,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次博覽會上展出的新技術、新方法,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諸多方案。
在石油開采領域,油水如何分離同樣是世界性難題。“我們原創性地利用增加水的表面張力,破壞油的表面張力的技術原理,將沙子做成了透油阻水的石油開采壓裂支撐劑,使得原油源源不斷地通過‘砂塊’被采集出來,而水仍保留在地下,大大提高了開采率,增加了石油產量,同時也有效地保護了環境。”仁創科技集團董事長秦升益向記者介紹說,“經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實際應用,采用這項技術后原油產量平均提高了15%。”
煤炭開采的新方式更令人稱道。在新奧集團的展區內,集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甘中學告訴記者,“我們研發的采煤新技術只需向地下插進幾個管道,煤在地下燃燒,合成好的有用氣體就能送出來。”他說,“地下氣化采煤技術具備煤資源利用率高、可實時監測等特點。”
據介紹,我國有大量不易開采和利用的低品位褐煤,還有大約370億噸廢棄煤。甘中學說,“這項技術可以對褐煤及廢棄煤進行氣化開采,利用率可達73%。我們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建立了試驗區,這一技術已開始成功運用,情況良好。”
煙氣脫硫技術、二氧化碳固化處理技術、煤炭充分燃燒技術……博覽會上的各種新技術,描繪著傳統行業節能減排的美好前景。
社會參與
形成良好氛圍
只有當每個公民都積極行動起來,節能減排的效應才能充分發揮。在全民節能減排科普展區的“節能減排 從我做起”主題展覽上,幾十項來自基層的發明創造成為本次博覽會的又一亮點。這些發明創造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發明者中既有年逾花甲的退休職工,也有青春年少的中小學生。
一位前來參觀的市民對一個節能燃氣灶產生了很大興趣,正向工作人員詳細詢問其原理和使用方法,“這項技術看起來很簡單,改造成本也很低,既節能又省錢,肯定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兩臺類似跑步機的裝置旁擠滿了躍躍欲試的觀眾,不時有人上去一顯身手,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健身器,“跑步健身的同時,就能把自己的衣服都洗了。”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兩臺由沈陽一名9歲的小學生發明的“滾筒式節能洗衣機”和“擠壓式踏步節能洗衣機”,一位體驗過的參觀者笑著說,“健身的同時節約了能源,在少年兒童中樹立了節能觀念。”
節水滴桿、塑料袋洗衣法、自動斷電節能開關、無動力空氣增濕器……博覽會上一個個閃爍著民間創新智慧之光的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技巧,令參觀者們應接不暇,也讓人們看到了國家高度重視、全民踴躍參與節能行動的可喜成果,看到了節能減排正日益成為當今社會嶄新的生活方式。
責編: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