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福州南后街元宵燈會開幕。燈會集中展示了福州傳統工藝花燈,還特邀了福州花燈老藝人現場制作傳統花燈,把福州市第二屆閩都民俗文化節推向高潮。從1月26日開始的第二屆閩都民俗文化節,由福州市委宣傳部等部門牽頭組織,在福州五區八縣(市)設了40多個分會場,安排了近百項展示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民俗活動。
文化節將持續20天,內容豐富多彩。兩岸鄉親除了能看到常見的舞龍、舞獅、秧歌、閩劇、評話、伬唱、十番等表演外,還能領略到人們不太熟悉的亭江板凳龍、瑯岐肩頭戲、大刀盾牌陣、馬鞭操、大鼓涼傘、錢劍舞、漁翁戲蚌、陸地行舟、琴江臺閣、紙獅起舞、琴江小調等一批傳統文藝樣式。此外,還有閩都民俗集體亮相,可讓人回憶起老福州人打肉燕、打魚丸、磨刀、補鍋等有趣的生活方式。
2日,晉安區推出了“線面春”活動;3日,福清在石竹山舉行了“接春”民俗活動;5日,連江在黃岐半島開展“海神燈”大巡游;7日,長樂將在福州唯一一個滿族村,展示琴江水師旗營的傳統民俗:迎新娘、蓮花落;9日,閩清將展示民間傳統祭祖民俗,12日還將在池園鎮王公宮,舉辦傳統制陶民俗活動。
此外,將于8日開幕的“兩馬同春鬧元宵”,將用花燈形式,展示馬尾馬祖共同的民間習俗和信仰。目前,馬祖群眾扎的大型燈組已送抵馬尾,主要由牛轉乾坤、媽祖升天、驚艷馬祖、酒香馬祖、揚帆馬祖、奔向馬祖等系列燈組成。福州群眾扎的1238盞花燈也運往馬祖。前來運燈的馬祖建騵號船長劉建中高興地說:“有這些花燈,我們馬祖人的元宵節一定過得很熱鬧。”
據福州市有關部門統計,至少將有100多萬名榕臺百姓參加文化節活動。 (記者 盧雅 通訊員 劉琳)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