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6日訊 (通訊員 童長福) “黨員‘一幫一’幫扶制度”、“居民申報社保返還服務”、“居民心理咨詢服務”……走進永安市燕東街道仙泉社區,宣傳欄上一項項便民為民服務項目,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近年來,該社區緊緊圍繞“和諧社區”建設目標,構建以黨支部為核心,社區居委會、駐區單位、民間組織、群團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五位一體、共建共促”機制,采取駐區單位聯建、配套組織聯動、掛點領導聯幫等“三聯”舉措,深入開展了“為民、安民、便民與樂民”服務活動。
“為民”解憂愁
“如果沒有社區黨員的幫助,也許今天我還在忙著找工作……”年過40的張楓琴,2006年11月從紡織企業二次下崗,在家呆了三個月后,通過社區黨員“一對一”的幫扶救助,去年年初,她又幸運地找到了一份合適的新工作。
仙泉社區堅持以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結對幫扶生活困難居民為重點,深入開展黨員“為民”服務。他們以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為依托,建立下崗、失業人員信息庫,積極開展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做好再就業優惠政策宣傳、優惠證辦理等工作,免費提供就業信息,免費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目前,社區89%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與此同時,社區還加強了對“低保”對象、失業人員等弱勢人群的動態管理,建立社區困難戶花名冊,實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三年來,累計幫助社區居民辦理低保54戶、112人,“春蕾女童”結對子12對,“金秋助學”結對子19人,黨員“一幫一”結對子37對。成立志愿者服務總隊,下設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紅領巾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5支志愿者服務隊,擁有志愿者216名,常年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結對幫扶和治安巡邏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增強了社區與居民的聯系,受到居民們的好評。
“安民”樂家居
“有了一支由黨員志愿者組成的義務夜間值班巡邏服務隊,社區的居民安全多了!”老黨員陳萬年說,近年,該社區堅持以整治社區環境、創建平安社區為重點,深入開展了“安民”服務。
他們圍繞創一流人居環境的目標,加大衛生整治的力度,把整個社區分為6個片區和11個小組進行網絡管理,做到周周有檢查,月月有評比。加大社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近年來,共籌集資金50余萬元,鋪設水泥路面6條,建公廁1座、停車場1個,安裝路燈30多盞,并深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
該社區還以“平安仙泉”建設為載體,健全完善了“11211”工程,進一步落實了社會治安樓長負責制、治保例會制和矛盾糾紛排查機制,抓好社區矯正和兩勞釋解人員的幫教工作,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宣傳,建立了一支專業巡邏隊和一支黨員義務巡邏隊,堅持夜間巡邏工作,保證社區居民安居樂業。
“便民”了需求
“現在可好了,社區熱心為我們建起了自己的休閑場所,打乒乓球、玩棋牌,愛玩什么就玩什么?!本用耜愋”蛳残︻侀_地對筆者說。
近年,該社區堅持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為重點,深入開展“便民”服務。他們整合服務資源,將辦理戶籍、婚姻登記、房產、低保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有關程序以及就業、醫療保健、家政、法律等服務機構的聯系電話,統一編印在《仙泉社區服務手冊》中,發放到每家每戶,形成了一整套便民服務體系。在社區服務大廳配備了“觸摸電腦”,讓前來辦事的群眾更直觀了解辦事程序。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社區還先后引進了衛生服務中心、含笑幼兒園等一批涉及居民生活的服務實體,有效地解決了居民看病難、小孩入托難等實際問題。
為繁榮社區文化,該社區還籌資3萬元新建了一個300平方米的室內健身活動場所,協調轄區省煤建公司、永安煤業有限公司、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開放歌舞廳、籃球場、棋藝室等文體活動場所,實現文化資源共享。
目前,該社區已成立了乒乓球隊、籃球隊、門球隊、腰鼓隊和秧歌隊等5支文體隊伍,成員達200多人。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9-22永安市龍翔社區文明督導隊成效顯著
- 2008-09-11永安市新安社區“六聯六共”聯人心共和諧
- 2008-11-05永安市龍嶺社區培育文明風尚見成效
- 2008-09-24永安市仙泉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