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日,湖北武漢職業足球俱樂部總經理徐志強在新聞發布會上接受媒體采訪。當日,湖北武漢職業足球俱樂部在其訓練基地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宣布正式退出中超聯賽一事對媒體進行說明。 (新華社記者萬后德 攝)
北京時間10月2日14時,武漢足球俱樂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經理徐志強代表俱樂部宣布正式退出中超聯賽。中國足球頂級江湖第19輪比武日,因此少了一個角兒、多了幾分喧嘩。
這幕鬧劇,緣起中國足協對武漢俱樂部球員李瑋鋒上輪賽事犯規的處罰。此前一天,“犯上作亂”已拉開序幕——俱樂部表示,拒絕再玩,堅決退出(新華社10月1日電);一位足協領導表示,退出者將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足協將按規定作出處罰(《京華時報》10月2日)。
略知這個江湖的人,都太熟悉這個江湖的一部虛張聲勢史:多半,在“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權力發威與資本逼宮后,是平靜的招安與歸順。但這回,劇情有些出人意料,沒落“狼來了”俗套——中國足協拔劍,俱樂部張弩,走上“決裂”高潮。
高揚起“被迫”的、“犧牲自己”的、“憤怒和強烈的抗議”的、“換取中國足球界覺醒和重生”的之類旗幟,武漢足球俱樂部在憤然轉身離去之前,把最后一箭射向了中國足協,并望劍丟下了這句狠話:“針對中國足協這樣草率的決定,我們俱樂部將保留依法追訴的權力。”
中國足協呢?針鋒相對,在3小時后的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通報對退賽的處理決定,提出五點聲明,重申對李瑋鋒處罰的正確性,認為退賽不妥并表示遺憾。
望江湖,人人都知,權力和資本公開鬧到劍來箭往的份上,一紙處罰不過是誘因,真正癥結在運轉體制上——名為行業協會實為政府機關的中國足協一統江湖,官辦足球披著職業化畫皮,行政壟斷對市場機制越俎代庖,甚至一代掌門人一套駕馭術并一言九鼎、所向披靡……
體制是火藥桶,處罰是導火線——就像“周老虎”大戲,周正龍拉開了戲幕,主角難道是他?
其實,一目了然的體制問題,在江湖衰敗史的這條“下課”主線上便已清楚顯示:在“王俊生下課”的時代,觀眾基本上衷心期盼舊貌換新顏;到了“閻世鐸下課”的時代,觀眾中還不乏指望跟往事干杯的;而進入“謝亞龍下課”的時代,觀眾差不多都拿惡搞式目光去透視。
所以,敗走江湖的,不是武漢俱樂部。這場劍拔弩張的鬧劇,不過是中國足球已經病入膏肓的表征,所表達的是官辦足球體制下只有輸家、沒有贏家的主題。治這種體制病,“換帥如換刀”的處方絕對不靈,一個個掌門魚貫“下課”不僅根治不了,而且還可能使之變本加厲。
新浪網的調查顯示:截止10月2日18時,對“您如何看待武漢正式宣布退出中超”,逾7萬人投票,71.01%選擇了“足協無能,武漢退出有理”。這結果,至少反映了民間意見傾向。
中國足球界要覺醒和重生,該退出江湖的不是俱樂部,該“下課”的不是掌門,是偽職業化。[祝俊初 原題:該退出中國足球江湖的是偽職業化體制]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