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為官、廉潔從政,是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一個根本要求。領導干部要做到清正為官、廉潔從政,就必須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法紀意識,自覺接受監督。具體來講,要過好“三關”——誘惑關、自律關、監督關。
防微杜漸,過好誘惑關。領導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權力,容易成為那些居心不良者用金錢、物質、美色等腐蝕拉攏的對象。能不能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把好關口、守住底線,是對領導干部的一個嚴峻考驗。從一些領導干部腐化墮落的案例看,經不住誘惑是一個重要原因。大部分腐敗分子在第一次面對金錢、物質、美色等誘惑時都是忐忑不安的,但由于存在僥幸心理,最終經不住誘惑,結果在罪惡的深淵里越陷越深。古語云:“禍患常積于忽微”。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腐敗也是如此。因此,領導干部必須注重小節、防微杜漸,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經常用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自覺遠離和抵制各種誘惑。
潔身自好,過好自律關。在事物的發展變化中,內因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廉潔從政問題上同樣如此:誘惑也好,拉攏也罷,總歸都是外因;潔身自好、嚴于律己,才是內因,是關鍵。領導干部過好自律關,一方面應注意“慎獨”,堅持“吾日三省吾身”,時刻牢記組織的重托、領導的教誨、同志的提醒、家人的叮囑,經常檢查自己是否正確行使了人民賦予的權力,努力做到用理智駕馭感情、用黨性規范言行;另一方面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認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及時糾正自身不足,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
從善如流,過好監督關。領導干部做到廉潔從政,僅靠個人自律是不夠的,還應自覺接受監督。有效的監督可以起到提醒和警戒作用,能夠幫助領導干部及時糾正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誤,從而防止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本質上看,監督是對領導干部的保護。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七大提出: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過好監督關,要求領導干部努力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切實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正確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執行黨內監督條例,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衷心歡迎輿論監督,學會在監督中開展工作、推進事業,在監督中保持本色、實現進步。(李小三)
責編:陳瀟
![]() |
責任編輯: |
- 2008-08-02永定縣審計局強化“四個”到位規范廉潔從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