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奧運”完美謝幕,將關于北京關于中國的精彩嵌入人們的記憶。在如潮好評中回顧品味,猶感興奮與鼓舞。因為,這不僅是一次引人入勝的體育盛事,更是一次內涵豐富的文化表達。當我們在歡樂和諧的氛圍中欣賞比賽愉悅身心,當我們在人們的微笑中感受關愛與友情,和諧、和善、和平、和美的中華文化自然而親切地得以展現。
站在奧運的舞臺,我們打開“和”為底蘊的中國畫卷,嘗試著用世界的語言講述了生生不息的中國故事,詮釋著中華民族“協和萬邦”、“和而不同”、“同中求異、取長補短”的“和”文化理念。透過奧運的窗口,世界看到了東方文化的價值與追求,感受了中國的平和、開放、熱情與包容。從開幕式的恢宏氣勢到奧運村殘奧村的溫馨感覺,從志愿者的親切服務到市民觀眾的熱情有禮……沒有生澀的解釋,沒有強力的灌輸,中國故事娓娓道來,中華文化的獨特意蘊浸潤了眾多心靈。
牙買加運動員博爾特動情于“鳥巢”內9萬觀眾為他同唱生日歌的快樂情景,美國球星科比感嘆“我受到了姚明般的待遇”,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由衷地贊美,北京殘奧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屆殘奧會……中國人崇尚和諧、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北京奧運的人文理念貫穿始終,彰顯著中國建設和諧社會、追求和平發展的決心與真誠。“開放的中國將會讓世界更加親近她”,這樣的贊譽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外媒體報道中,表達著對中國文化精神的認同與尊重。
奧運前,曾有人斷言,奧運會這樣一個源自于西方的事物來到中國,其所承載的西方價值理念必將形成沉重的文化壓力,讓古老的東方文明難以承受。競技的殘酷與和諧謙遜的中國文化格格不入,因此,奧運注定是“非中國的”。然而事實證明,中國文化精髓并沒有在現代競技文化中黯然失色,相反,集體主義和個人價值表達得一樣完美,“和合”與“競爭”一道,將奧林匹克精神推向了新的卓越。奧運牽手北京,讓公平競爭、不斷進取、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在13億人口中得到了廣泛實踐與弘揚;北京擁抱奧運,將文明和諧的主題詞深深植入體育內涵之中,為奧林匹克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用和諧文化的精彩回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召喚,奧運也因而更加意蘊厚重。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國與世界相契相融。與往屆相比,人們評價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在北京不僅創下了參賽國家和地區最多,轉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等新紀錄,還匯聚了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兩萬多名藝術家,在3個月的時間里,推出了200余項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舉辦了各類展覽3400余場次。以“和”文化為底蘊的北京奧運,促進了多元文化的凝聚融合,推動了世界文化的交流,這是中國的榮耀,也是世界的幸事。
北京奧運漸行漸遠,但歷史連接未來。堅守和諧發展、以人為本文化傳統的中國,一個兼具傳統文化特色和開放、現代氣質的國度,正以積極的心態執著于和平發展之路,在業已鋪開的中國畫卷上,必將出現更多更美的畫面。(孟揚)
責編:陳瀟
![]() |
責任編輯: |
- 2008-09-10奧運提升中國公共文明
- 2008-09-21奧運新聞圖片展在榕開展
- 2008-09-11北京奧運——文明“點燃”靈魂深處的激情
- 2008-09-11理性看待奧運冠軍破格上大學
- 2008-09-08城市文明為北京奧運成功帶來什么
- 2008-09-1120名聾兒在奧運宣傳館畫出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