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6個“公民道德宣傳日”。重提道德,似乎給人老生常談之嫌,事實上,在致力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轉型期的中國,著力提升全民的道德水平,意義非凡。日前社科院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近7成人認為“善良正直的人常吃虧”。這對我們無疑是一種警示。
時代新形勢既使得民眾追求文明的愿望更加強烈,也向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挑戰。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培育民族精神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善莫大焉。
提升公民道德是一項關乎全民的事業,全國人民無論仕農工商,不論男女老幼,不分職位高低,概莫能外。鑒于內涵深、外延廣,在此我們僅掛一漏萬,提出些許思考。
加強道德建設,政府要作好表率

“德莫高于博愛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我國古代很早就對為政者提出了高于一般民眾的道德要求。當今,公務員是國家行政權力的運用者,同時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組織者。堅持為人民服務,應該是國家機關公務員的主導道德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