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07年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右一)就公報情況作了詳細說明,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盧承圣主持。
東南網6月5日訊(記者 謝添實 實習記者 馮川葉)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發布《2007年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07年,我省扎實推進污染減排、水源保護、城鄉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生態環境狀況良好,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名列全國前茅。
生活飲用水質量優良 內河水質改善
2007年,我省12條主要水系水域功能達標率和I類—III類水質比例分別為96%、94.2%,分別比上年提高1.8和1.7個百分點;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8%,較往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閩江水質改善明顯,I類—III類水質比例為98.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水域功能達標率為98.8%,富屯溪、建溪、干流南平段和干流福州段水域功能達標率為100%,沙溪為95.6%。各河段水域功能達標率均達到《閩江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的目標要求。
全省9個設區市的33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8.6%,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14個設市的22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5.8%,比去年提高11.9個百分點。44個縣城的61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3.6%。
全省城市內河水域功能達標率為58.6%,較上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11個主要湖泊水庫水域功能達標率為58.3%,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廈門筼筜湖水質為劣四類海水水質,未能達到相應水域功能標準。福州東張水庫、福州西湖、寧德古田水庫和泉州惠女水庫為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余湖泊水庫為中營養狀態。
全省6個主要海域中,莆田海區水域功能達標率最高,為90.0%,寧德海區達標率較低,為9.1%。10個主要港灣中,湄洲灣水域功能100%達標;其他港灣均不同程度劣于功能區劃要求。
大氣環境質量良好 武夷山市最佳
2007年,我省各城市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和優于二級標準的城市比例為91.3%,武夷山市環境空氣質量最佳,達到一級;三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標,龍巖市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標;其余城市空氣質量良好,達到二級標準。影響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因子為塵類。
我省各城市空氣污染指數(API)年平均值范圍為56—80,優、良天數占95.5%,莆田和寧德優良天數為100%,福州、廈門、南平、泉州和漳州的優、良天數比例均大于95%,三明、龍巖輕微污染和輕度污染分別為16.1%和16.4%。
全省降水pH年均值為5.01,酸雨出現頻率為39.1%,較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降水pH最低值出現在邵武市,為3.45。
![]() |
責任編輯: |
- 2008-05-04福州開發區開展減排工作 堅持保護環境造福子孫
- 2008-04-13福建省級生態村創建活動啟動 必備五大基本條件
- 2008-04-24第一季度我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
- 2008-04-28全國首家省級生態文明研究會在福建成立
- 2008-04-23我省環境質量狀況公布 武夷山空氣質量為優
- 2008-04-28全國首家省級生態文明研究會福建成立 馬照南出席
- 2008-06-04建設生態文明 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