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廳:著力基層 建設和諧
省公安廳緊緊抓住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和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這一有利契機,堅持“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錢往基層用、干部從基層出”的思路,借勢用力,積極作為,注重從硬件建設、內務管理、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基層所隊正規化建設,最大限度地推動重心下移、警務下沉、保障下傾,使直接面對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基層所隊特別是窗口單位真正“亮”起來。
同時,按照“最大限度增加社會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社會不和諧因素”的總體要求,全省公安機關、公安民警把握作為和諧社會建設實踐者和促進者的有機結合,既十分重視公安機關內部和諧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警營氣氛;又十分重視警察公共關系建設,進一步密切警民關系,當好和諧社會的建設者。
文明行業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公安隊伍建設,推動公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全省社會治安大局總體平穩,又呈現出群體性事件、刑事案件、火災和道路交通事故下降,破案數、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提請批捕人數上升的良好勢頭;各類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理,重特大刑事案件及時破獲,主要會議、重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圓滿完成。
省電力公司:追求卓越 努力超越
省電力公司始終堅持“四個服務”的宗旨,忠誠履行社會責任。在服務大局中主動作為,強化安全生產,確保電網穩定可靠,積極配合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在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率先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體現了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的協調統一。
公司黨組以人為本,凝聚合力,首先從干部隊伍、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建設入手。創新載體,不斷激發隊伍活力,加快企業和諧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和素質提升工程,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隊伍面貌煥發嶄新形象。
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在文明單位創建呈現百舸爭流的大環境和新形勢下,省電力公司堅持與時俱進,著力加快企業發展和電網發展方式轉變,穩步推進改革發展,堅持“三貼近”要求,力求在擴大亮點上創新,突破難點上創新,深化載體上創新,使創建活動凸現鮮明的企業特色。
省新華發行集團:積極宣傳 外塑形象
作為黨的宣傳文化陣地,省新華發行集團對政治讀物的發行工作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陣地意識,高度重視,全力以赴。兩年來,根據各個階段學習的需要,集團圓滿發行了《江澤明文選》、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學習讀本、《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十七大報告》、《十七大學習文件輔導讀物》以及配合不同學習時期的重點讀物等一系列政治理論讀物的征訂發行工作,特別是今年發行十七大學習文件,全省累計發行十七大文件材料共計117萬多冊,碼洋達630萬元。
集團充分利用福建的地理優勢和僑鄉優勢,認真貫徹文化“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境外及港澳臺出版物市場。2006和2007年出版物出口分別為人民幣碼洋600萬元和830萬元,與2005年和2006年相比分別增長151%和38.89% 。2007年,集團與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了“新華書城”,在當地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菲律賓的“新華書城”也成為集團繼澳大利亞悉尼新華書店之后的又一個境外書店。在圖書入島方面,集團與臺灣出版發行業保持密切的交流關系與合作。合作在福州設立閩臺書城,在臺北設立臺閩書城;成功舉辦了兩屆金門書展;2007年集團還參與承辦了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
集團歷來重視農村圖書發行工作。各基層書店門市長期準備有適合農村讀者需要、實用性強的各類出版物供選購,在農閑季節、節假日、鄉鎮趕圩日以及當地舉辦的“三下鄉”活動中,積極開展送書下鄉,做到“為農民找好書,為好書找農民。”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每年送書下鄉1000多萬人次。
責編:陳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