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天大樓里工作生活的人在地震過后都會迅速離開大樓,但日本東京六本木新社區的建設單位之一——森大廈公司卻依然執著于垂直型綜合城區建設理念。該企業董事長森稔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建設的高樓是災害時人們可以避難的社區,而不是應逃離的設施”。
森大廈公司負責建設的六本木新社區,被日本各界認為代表目前該國社區改建項目的最高水平。今年正值六本木新社區竣工5周年,記者日前進入該社區,了解森大廈公司如何把它建設成災害時的避難所。
日本地震多發,因此抗震是六本木新社區的防災第一要務。森大廈公司都市開發事業總部第一設計部副部長土橋徹介紹說,六本木新社區動工之前,他們實施了全面的地基調查,調查的最大深度達100米。根據調查結果,他們將建筑物的樁和基礎都設計在地下30米深處一片堅硬的地質構造上。
六本木新社區是多棟大樓組成的建筑群,森大廈公司根據各棟大樓的高度等特點,采用不同的抗震構造。土橋徹說,該社區高層建筑的抗震多采用“柔構造”,“柔構造”不是通過加粗、加固梁柱等來對抗地震,而是要讓大樓適度搖晃,這樣的“柔構造”能夠吸收地震的能量,而不是“硬碰硬”地對抗地震波。
以六本木新社區中最醒目的一座高238米的54層塔樓為例。共有356根半主動油壓減振器和192根無黏結十字型芯鋼構造分布在塔樓的各層。半主動油壓減振器用電動控制調整減振器中油的流量,發揮在地震和強風中保證大樓安全的作用,無黏結十字型芯鋼構造采用韌性、延展性高的鋼材,能有效吸收地震的能量。
這個新社區的很多設施都充分考慮了防災救災的需要。在社區綜合防災中心,記者看到專業人員通過儀表和顯示器等全天候監控整個社區的電力使用情況。森大廈公司物業管理事業總部管理運營部長佐野眾一說,六本木新社區的電力可以自給,即使市政供電線路在地震中受損,社區也能維持供電。新社區還有兩口備用水井,一旦市政供水因災害中斷,井水可保證社區基本生活用水。此外,該社區應對地震的物資儲備也相當豐富。在地下倉庫,記者看到4個大倉庫里分門別類地存放著各種應急物資,除面包、罐頭等食品和飲用水之外,還有毛巾、口罩、鞋、毛毯、手電筒、各種藥品、嬰兒及成人紙尿褲等。
一旦發生災害,信息服務對救援和災后重建相當重要。佐野眾一介紹說,森大廈公司自主開發了一套災害信息收集系統,地震、臺風、暴雨等災害發生后,人們可以迅速共享大樓受損、火災、電梯故障等受災情況和人員安全狀況。森大廈公司每年還舉行兩次防災演習,以提高人們的防災意識。
在評價上述保障措施時,森大廈公司董事長森稔說,建筑行業應面向世界和城市的未來,必須不斷迎接挑戰和創新。(記者錢錚)
責編:陳瀟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