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的尷尬:“艱難的1分”折射歌手文化素養缺失
在娛樂觀眾中傳播文化?


青歌賽綜合素質評委 (資料圖片)
在許多觀眾眼中,青歌賽中綜合素質問答環節的吸引力甚至了超過了唱歌本身。來自湖南的網友smilefan在博客中寫道:“老爸非要看青歌賽,他現在整個是把青歌賽當做‘開心辭典’看,選手一唱歌他就調臺,余秋雨一點評他就非常興奮”。余秋雨也曾在接受媒體訪談等多種場合反復表示自己非常喜愛做大賽評委,因為“這樣一個幾乎是全球最高收視率的節目,需要加一點文化話題”,“平時大家沒有時間和心情去看唐詩宋詞,我們用幾分鐘的時間來看看李白,看看杜甫,我覺得這很有價值”,“這些東西我相信有幾億人在聽,我沒想到用這種方式普及有那么好的效果。”
實際上,在青歌賽的綜合素質問答這一環節,觀眾除了可以得到文化知識的熏陶外,許多問答也確實很有娛樂意味。從2006年青年歌手大賽起,就有網友開始專門搜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問答:“杯水車薪是什么意思?”,答“用一杯水作為給車夫的工錢”;“百步穿楊是什么意思?”,選擇“百步之外射中了楊六郞,形容敵人之兇殘”;“一日不見,請接下一句”,某選手抓耳撓腮地擠出三個字“好想你”……不少網友認為很多類似的問答“比很多笑話要好笑得多”。甚至有觀眾看青歌賽根本不聽歌,就等著選手“出丑”并不亦樂乎地羅列出他們的種種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