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項目“復古”:理由很多很堂皇
其實,以弘揚傳統優秀文化之名,開發歷史文化遺存的熱潮,“中華文化標志城”既不是先行者,也不會“后繼無人”。
早在2001年,河南新鄭市就開建了“華夏第一祖龍”,媒體曝光后,有關部門以未辦理有關手續為由,被勒令其停工,2007年,新鄭市又建成炎黃二帝巨型塑像,再次受到廣泛質疑;2006年,廣西桂林市開建了“東方巨龍主題公園”;2006年,浙江橫店社團經濟聯合會宣布,在橫店鎮按1:1的比例仿建一座圓明園;2007年,中華伏羲文化園規劃設計方案“出爐”……

2007年4月18日,炎黃二帝塑像落成慶典在鄭州市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廣場舉行。(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2007年3月18日,河南鄭州,工人正在兩尊石像(炎帝和黃帝)前施工。(來源:大洋網)
就在“中華文化標志城”引發爭議前后,甘肅又有幾個地方開建或將建一批類似的文化旅游項目:華亭縣不久前宣布,今年計劃投資3480萬元,全力實施秦皇祭天文化廣場三期工程,強力推動蓮花臺景區建成,彰顯“秦皇祭天第一壇”特色旅游品牌的文化內涵,力爭形成與北京天壇、山東泰山齊名的“中國祭天三壇”;臨洮縣則于近日宣稱,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造“老子文化園”,主要包括老子博物館區、祭祀廣場區、老子飛升紀念景區,并擬定于今年5月召開“老子文化節”;今年3月14日,黃河三峽孔子大殿舉行奠基儀式,概算投資3000萬元,這是永靖縣正在建造的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的一期工程,據稱中心建成后,規模將居西北地區首位。
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打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招牌,同時又與“帶動旅游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人民群眾致富”掛鉤。
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占地面積160畝,重點建設“一殿一閣一壇兩廡五院”。談及興建緣由,永靖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永靖現有一座孔子大殿,但占地面積小、空間窄,加之墻垣毀損,房屋簡陋失修,已不適應祭奠孔子,研究儒學文化的新形勢,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根據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當地積極倡導修建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暨黃河三峽孔子大殿。
“中華文化標志城”號稱有69名院士簽名支持,預算投資300億元,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10平方公里,輻射300平方公里,連接相隔20公里的鄒城城區與曲阜城區,其層次之高、規模之大、投資之巨,令人側目。有人用諷刺意味的評論說,相比之下,甘肅這幾個項目未免太“小家子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