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須重視鄉土建筑文化內涵
http://www.caoliu14.com?2008-04-02 08:14? ?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抓好新村建設規劃。規劃部門要從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認真搞好農村整體規劃。對農村山、水、田、林、路、電綜合考慮規劃整體布局。在新村場建設中要保護好古樹名木、古建筑以及原生態的地形地貌,保護農村文化和生態美感。
提倡中西結合的建筑方式。新村單體設計和建筑,主體結構可采用西方建筑的方式方法,在建筑格局上還是應該傳承傳統的風格和民族特點。農村建筑樓房化,對節約用地有積極可行的一面。但農村樓房建筑不應是“火柴盒”式,應是樓體屋面,中西結合。樓體是多層建筑,但農舍是種田人生產生活的地方,單體設計上要有院子,不然農民的生產農具就無處放置,沒有倉庫農民收割回來的稻谷等糧食就無處堆放。屋面應是傳統建筑,木結構瓦頂。木瓦結構輕便,不僅能防風擋雨,而且節約建筑成本,又能及時泄水,保證樓體安全,堅固通風耐用,正如俗話所說“有千年屋,沒有百年樓”。南方的客家民居、潮汕民居、徽派建筑等,其建筑布局和風格就為老百姓所普遍樂意接受。
引導農民樹立生態道德觀。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農村和諧社會,要引導農民群眾樹立生態道德觀。現在許多村道八米、十米寬都鋪滿水泥,既浪費又不環保。村道要通車、路通財通無可厚非,但村道水泥路能會車(約3.5米)即可,道路兩邊不必全鋪上水泥,經濟允許的可鋪生態磚、煤渣磚,即便留空,種上一些遮陰樹、果樹也遠比鋪上水泥實惠得多。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意義重大。生態文明強調以自然規律為準則,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共贏。只要我們深刻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自覺保護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生態文化,新農村建設就會朝著健康、文明、可持續的方向科學發展,就會給農民子孫后代造福。
責編:陳瀟
![]() |
責任編輯: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