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歲開始,她就背著身患殘疾的同學去上學,風雨無阻,一直背了9年,直到把同學背進煙臺市一所職業中專。最近,剛滿17歲的孫園娜被評為山東省道德模范,是50位道德模范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身患小兒麻痹癥的張芹家住山東省萊陽市譚格莊鎮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那年我8歲,同齡的小朋友都上學了,我腿不好,只能呆在家里,院子就是我的天地。”剛剛從學校放假回家的張芹坐在輪椅上,向記者講述孫園娜和自己的故事。
“孫園娜是我幼兒園的小伙伴。有一天她到我家,看我好可憐,就向我媽媽懇求:‘讓張芹上學吧!’媽媽說,她腿不好,怎么上啊?孫園娜說:‘我可以照顧她,我背她!’幾番懇求,媽媽終于同意了!”
一年級的學校在鄰村,離村子一公里路,平常走10分鐘,孫園娜背著大她一歲的張芹,要走半小時。張芹到現在都還記得,上學第一天,在學校上完廁所,孫園娜背著張芹站起來的時候,兩個孩子一起摔倒在廁所地上。
孫園娜十二三歲時,由于整天背張芹上學,村里人笑話她是個“傻姑娘”。媽媽聽了難受,加上考慮到孫園娜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怕長期負重,影響身體發育,就說什么也不讓孫園娜再背張芹了。
“吃著晚飯,媽媽在一旁說,我在一旁掉眼淚。哭過之后,第二天,又去背張芹上學了,媽媽一點辦法也沒有。”孫園娜說。
初中開始住校。“在學校,她就是我的服務員,替我買飯、打水、洗碗。睡覺時,背我上床,幫我換衣脫鞋,端水洗腳。這些瑣事都是她幫我做。”張芹說。
一背就是9年!
“一開始沒想到背這么多年,沒想這么多。只覺得答應她父母的事,就堅持下來了。時間慢慢長了,就有了感情。跟她在一起的時間比跟我妹妹還長,所以兩個人比親姐妹還親,誰也離不開誰。”孫園娜說。
記者注意到孫園娜現在的腰是彎的,人站著,身體明顯前探。“初四的時候我就發現了,當時我就說,你看你的腰,都是因為我。她說,你別想多了,不是因為你。”張芹說,“這些年來,我從來沒有報答她什么,有時想想,心里還是挺愧疚的。以前我常給她說,別管我了,別再背了。她總是說,你別說這些。”
2007年秋天,從萊陽市譚格莊中心中學畢業后,孫園娜進入煙臺市水運技校學習機電。“報到那天,她把我也背去,要求一起上學。”張芹說。由于張芹的腿有殘疾,不能適應技校那種操作性很強的學習生活,校方只好婉言拒絕。
“不能一起上學,她不甘心。”張芹說:“她背著我進了萊陽市殘聯。”在萊陽市和煙臺市殘聯的幫助下,張芹進入煙臺市第一職業中專學習電腦藝術。
目前,在孫園娜的感召和帶動下,張芹的同學們接過了孫園娜的任務,背張芹上教室,上機房,買飯……幫助張芹成了整個學校的自覺行動。
“我特別幸運,因為有了孫園娜,我覺得一切都變了。”張芹這樣說。已經18歲的她已經出落成一個陽光而可愛的姑娘,一點也看不出身體殘疾的心理陰影。(“新華視點”記者王海鷹)
責編:趙舒文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