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韓國16個主要行政機構開始接連采取措施,淘汰不能勝任工作的公務員,并派他們去做一些單調乏味的工作,如撿煙頭、監控大街上尾氣排放太多的汽車等等。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南道正采取“更嚴厲的措施”。韓國南部旅游勝地濟州島也打算取消“效率低下、作風懶散的”行政辦公室,將其并入其他部門。(3月19日《晶報》)
多年以來,韓國公務員是個鐵飯碗,且收入比較高,津貼就有40多種,工資收入普遍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韓國統計廳去年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韓國青年最想去國家機關工作。2006年,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計劃招收100名公務員,但有8.78萬人報考,幾乎是900人爭搶1個崗位。可是這么高的收入,卻沒有對應的政府工作效率,讓韓國許多國民對公務員越來越不滿。
這些和我國多么相似。我國的公務員收入也是比較高的,廣州等地區,一般的公務員收入一年至少有十幾萬元,這還不包括各種保險,可以說,當入了公務員,不但收入不要愁,退休以后有保障,這是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正是這些原因,每年的報考公務員很熱。
公務員的高收入在很多時候并沒有帶來高效率,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中國和韓國幾乎都想到了競爭淘汰制來增加公務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可是我們看到韓國這次卻動了真格,淘汰不能勝任工作的公務員,并派他們去做一些單調乏味的工作,如撿煙頭、監控大街上尾氣排放太多的汽車等等,而且這些公務員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公務員總數的3%。
更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這次不但要淘汰公務員,還要淘汰一些不作為的行政辦公室,把這些“效率低下、作風懶散的”行政辦公室并入其他部門,這無疑的是對那些混日子的公務員當頭一棒,一旦行政辦公室沒有了,他們還有什么工作崗位?沒有了工作崗位,自然就被淘汰了。
可是對照我國不少地方的公務員淘汰,這幾年來,喊聲不小,但從來都是雷聲大雨聲小,公務員淘汰了這么多年,但又有多少被淘汰的呢?不少地方,即使公務員犯了錯誤,引起了許多民眾反對,也只是從一個工作崗位調到另一個工作崗位,而且很多時候還是平調,更有甚者,有的人還把這種平調當作對公務員的處罰,這種處罰能在制度上讓公務員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嗎?
當然實行公務員淘汰制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樣,但這種阻力和喚起公務員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也許根本算不得什么。韓國為什么花這么大的精力去淘汰一些不稱職的公務員,看重的正是這一點,除此之外,還有他們勇于承擔阻力,勇于挑戰的勇氣。
其實在我國,實行公務員淘汰制不是沒有民眾支持的基礎,不是沒有法律依據。在《公務員法》中,已經明確的規定了務員9項基本義務、16項基本紀律,規定了領導成員的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制等等。有了這些法律,可以說,淘汰一些公務員是沒有任何法律問題的,即使遇到阻力,也可以通過法律來解決。
這么長時間來,我們卻沒有在公務員淘汰的問題上做出更大的作為,恐怕我們缺少了韓國某些東西。在公務員淘汰上,我們不能再等待了,不妨學學韓國。
責編:黃天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