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并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這是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之后,中央為促進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
在我國地區之間、家庭之間仍存在一定的貧富差距,在數以千萬計的大學生和中職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部分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不能順利完成學業,黨和政府十分關切。近年來,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問題比較突出,這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的大門必須向每一位具備資質的青年敞開,無論怎樣,決不能讓他們因經濟困難而被拒之門外。保障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是政府的責任,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基本政策,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就是通過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擴大受助學生比例,提高資助水平,從制度上基本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從而促進教育公平。
《意見》從系統性和長期性的角度,對資助工作做了制度設計,使新的資助政策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既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又鼓勵優秀學生;既增加財政投入,又注重多種渠道助學;既有政策體系的統一性,又兼顧地區差別;既擴大資助面,又提高資助強度;既增加教育投入,又注重改善教育結構。
好事要辦好,好政策更要落實好。按照新的資助政策的要求,今后各級財政每年用于助學的資金投入將達到300億元左右。這些錢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教育權利、實現人生夢想的有力保障。把這些錢管好、用好,真正花在貧困學生身上,必須完善制度,嚴格程序,細化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必須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嚴肅查處資金落實不到位、擠占挪用資金、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一項好政策就像一片陽光。愿這項新的資助政策像陽光一樣照耀在千千萬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身上,溫暖他們的心,激勵他們發憤讀書,礪志成才!(人民日報評論員)
責編:黃天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