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范徐麗珍及提名獎獲得者李云華等載譽歸來后,成為全省各地的學習楷模。"學道德楷模、樹文明風尚"成為許多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
見賢思齊,但前提是"賢"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就讓我們從我省的推薦評選過程中,找尋道德楷模們受到社會熱捧的理由。
踴躍評選--在身邊尋找
我們要尋找的道德模范,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是鄰居,是同事,是朋友,走在大街上,我們或許曾經謀面。
在全國范圍評選表彰道德楷模,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意義非凡。當"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等被列入道德模范的標準,很多人都感到:模范的力量原本也蘊涵于自己的內心,噴發于普通的行動中--我們平時不也上班敬業、經商守信嗎?
7月份,評選推薦全國道德楷模活動向社會公布后,我省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踴躍參加。許多群眾紛紛打電話到省和各區市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咨詢評選推薦的辦法、標準,積極推薦身邊道德先進人物。有的特地從外地專程趕到福州向省文明辦報送推薦材料,有的幾百名聯名推薦,還有的把推薦人的事跡材料編寫成詩歌。據統計,全國活動組委會收到我省群眾的參選人有16名,省活動組委會收到群眾推薦的候選人37名,各設區市活動組委會收到群眾推薦的候選人710名。另外,省和設區市的直屬機關事業單位推薦320名,駐閩解放軍、武警部隊推薦6名。全省各方面推薦的候選人總共1089名。參與推薦選送的群眾110多萬名,參加投票的達620多萬人。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朱清說,這次推薦和投票工作充分體現了群眾性,突出了群眾評、評群眾、群眾學、學群眾的特點,使評選推薦和投票成為群眾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
中央文明辦充分肯定我省評選推薦全國道德模范的組織工作做得好,指出我省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工作嚴密、宣傳發動面廣、群眾積極參加、公眾投票踴躍,為全國道德模范評選營造了良好氛圍。
|